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

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手术西安成功实施
来源:互联网   发布日期:2015-09-17 07:40:45   浏览:12514次  

导读:昨日,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手术在西安宣布成功实施。用先进的机器人来操作手术,就像巧手绣花一样,成功将爸爸180厘米的小肠移植给了29岁的儿子,由于机器人操作更精巧,父子俩都恢复得很好。 劝架被尖刀刺伤小肠只剩20厘米生不如死 9月16日,是洛南...

华商报讯

昨日,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手术在西安宣布成功实施。用先进的机器人来操作手术,就像巧手“绣花”一样,成功将爸爸180厘米的小肠移植给了29岁的儿子,由于机器人操作更精巧,父子俩都恢复得很好。

劝架被尖刀刺伤小肠只剩20厘米生不如死

9月16日,是洛南小伙杨林术后的第16天,虽然还戴着口罩,但他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不错,终于走出监护室,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人。

“快叫爸爸!”妻子抱着4岁的女儿萌萌催促着,可害羞的萌萌好奇地看着爸爸,顾不上说话。因为萌萌正好感冒了,术后要预防感染的杨林也不能抱女儿。

“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,没想到,我的人生还能重新开始。”杨林泣不成声。几个月前,他的生活沉浸在一片悲哀无望之中。

这个家住洛南县农村的小伙子,2004年还在上高中时,因为劝架被尖刀刺伤腹部意外受伤,当时经过治疗以为无碍,直到2014年8月,因肚子剧痛被确诊为肠梗阻,大部分肠管已经坏死,必须手术切除才能挽救生命。手术切除之后,小肠只剩下短短的20厘米,靠这段肠子吸收的营养根本无法满足基本需要。正常人的小肠的长度为4-6米。

杨林1.75米的身高最后只有不到40公斤的体重,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,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,他极度沮丧,感到生不如死。

爸爸配型吻合移植180厘米小肠给儿子

切除小肠后的杨林,属于严重的短肠综合征,进一步的治疗只有两个选择,或是每天输液持续终生,或是小肠移植。鉴于杨林的家庭情况和丧失劳动力的现实情况,全家决定选择小肠移植,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经多方打听,杨林的爸爸杨晓明找到了小肠移植专家、西京医院教授吴国生。经过询问病史和检查,吴教授认为有望进行小肠移植。庆幸的是,杨林与爸爸的血型、组织配型很吻合,由爸爸提供一段小肠进行亲属间的移植可行性很大。得知杨林家庭困难后,医院帮助申请减免部分医药费。8月30日,杨晓明与儿子杨林同时被推进手术室。经过10个多小时手术,专家们采用机器人成功切取爸爸180厘米的小肠,移植到儿子身上。爸爸于术后第4天康复出院,杨林移植肠存活良好,恢复进食。

如何手术?

医生看屏幕指挥机器人

据吴国生介绍,小肠移植是器官移植中难度最高的,用机器人进行小肠移植的方式在世界上是首次尝试。普通手术需要在腹部切个大口子,手术操作精细程度不够,术后恢复相对缓慢。

吴国生表示,此次手术选择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,只需要供体在腹部开几个小洞,由医生在操作台上看屏幕指挥机器人在患者体内操作,插入细细的机器臂进行仔细分离,将拟移植的小肠准备好之后取出,灌洗干净后与受体的血管及肠管吻合。由于机器人操作具有高清的三维视野,操作精准,剥离细致,对血管等损伤极小,手术中出血量极少,两名患者的身体康复都较快,预计杨林很快可出院回家。

“我进行小肠移植已经16年了,现在一切都好,也祝愿杨林早点康复!”1999年在西京医院进行小肠移植的杨峰也来到医院为杨林加油,他术后已经存活16年了,距离世界纪录只差一年。

据专家介绍,小肠由于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,移植后排斥反应剧烈,需要使用大量的多种免疫抑制药物,处理不慎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,是大家公认的器官移植难度制高点。目前肾移植全世界超过100万例,肝移植超过20万例,但小肠移植仅2800多例。

赞助本站

人工智能实验室
AiLab云推荐
展开

热门栏目HotCates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AiLab Team.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   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公司动态 | 免责声明 | 隐私条款 | 工作机会 | 展会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