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

“机器人时代”对就业冲击有多大
来源:互联网   发布日期:2013-01-04 13:57:30   浏览:17617次  

导读:中国工业机器人不会形成很大规模 一直以单调沉闷被诟病的富士康生产线最近有了新变化。 一条以前有30名工人的生产线,现在仅保留5名,他们只需要负责按电钮和运行机器。而其他工友,则已经被机器人手臂代替,这个机器人手臂负责向主板插入组件。 富士康的宏...

    ——中国工业机器人不会形成很大规模

    一直以单调沉闷被诟病的富士康生产线最近有了新变化。

    一条以前有30名工人的生产线,现在仅保留5名,他们只需要负责按电钮和运行机器。而其他工友,则已经被机器人手臂代替,这个机器人手臂负责向主板插入组件。

    富士康的宏伟计划表明,这样的变化将逐步扩展到整个集团。

    富士康CEO郭台铭表示,他希望今年年底前机械手臂安装量达到30万,到2014年达到100万,而未来5到10年则推出首批全自动工厂。

    富士康推出此项庞大计划不难理解。

    “鸿海中国”加工厂的工人总数高达150万,如此庞大的规模堪称“帝国”。但这个庞大帝国在近年来的人员管理上,却状况频出,例如被指聘用童工、一连串的员工跳楼事件以及最近的工人大骚乱。

    劳动力短缺、用工成本上涨、工人不满单调工作,诸如此类问题,都已经成为富士康几乎无解的难题。

    让机器人上岗,似乎是富士康唯一可做的选择。它们没有感情、绝对服从工作、胜任危险单调的工作。而在成本上,它们也似乎越来越具有优势。数据显示,平均而言,从使用机器人的第三个年头开始,其成本就开始低于普通劳动力,而这种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。

    事实上,除了被人力管理折腾得焦头烂额的富士康之外,选择让机器人上岗的企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比亚迪、长城汽车、三一重工、雷柏公司等都拥有机器人员工。数据显示,在2000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为3500多台,而到2011年时,这个数据已经跃升为7万多台。2011年,日本发那科、德国库卡等公司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增速均超过100%。

    机器人真的来了!

    “在中国,工业机器人应用会有一定的发展,但很难达到很大规模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研究员许召元表示,由于一次性投入巨大,只对实力较强且拥有较大规模流水线的企业比较实用。“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的企业适用。”

赞助本站

人工智能实验室
AiLab云推荐
展开

热门栏目HotCates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AiLab Team.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   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公司动态 | 免责声明 | 隐私条款 | 工作机会 | 展会港